城市志愿服务小站

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实习生 陈奕丹 秦子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开幕,有着3000多年建城历史的成都,即将第一次迎来世界级的综合性运动会。在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街头,分布着10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他们将在比赛期间为市民、观众和游客提供与成都大运会相关的志愿服务。

坐落在四川省体育馆东门的小站绝对是最特别的一个——四川省体育馆一直是成都体育赛事的殿堂级场馆,见证了四川男篮夺得CBA冠军、四川女篮摘得WCBA冠军、见证了中国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夺冠荣耀时刻。而正在繁忙施工的华西坝国际体育公园城,则是四川体育发展的“活化石”,截至目前,从这片热土走出了本土奥运冠军11位、世界冠军122人次、亚洲冠军139人次、全国冠军1147人次,是名副其实的“冠军摇篮”。

打卡城市志愿服务小站

一代代人传承“冠军摇篮”的精神

来自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李朋姗,正在热情地给观众、游客讲解学校的变迁,“首先,直入眼帘的是见证我们学院发展变迁的一组胶片。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创立的西南区体育会篮排球队,1981年正式组建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2018年转制更名为四川体育职业学院。这里是四川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培养和输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全省各类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作为一名“00后”,李朋姗走上体育之路,也和“冠军校友们”的激励影响分不开。“我从小也练体育,但中途受伤了,治疗康复的那段过程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煎熬的,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才慢慢地走了出来。我发现自己不一定非要走运动员这条路,也可以从事与体育有关的工作,所以就选择了就读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很开心做这个选择,我会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小站图片展

被选上城市志愿者后,李朋姗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培训,比如大运会的基础知识、志愿者的基本常识、基本礼仪,提升沟通能力。

讲解大运文化

作为冠军的校友,李朋姗每天最开心的服务内容是向市民、观众们介绍自己学校的历史,“我会非常热情地讲解,介绍我们学院昔日的华西坝校区,在这里有我们的游泳馆、体操馆、室内网球馆、田径馆等。就是这片土地,走出了邹凯、冯喆、邹敬园、高敏、任茜等一批奥运冠军。中间摆放的奥运奖牌和大运会的火炬,它们都能彰显学院的历史与荣誉,旁边的VR设备能让观众们沉浸式体验竞技体育所带来的本真魅力。”

正是这些“00后”志愿者和大学生,将中国大学生的青春面貌传递出去,也将“冠军摇篮”的精神传承下去。

冠军摇篮

一代代人见证四川体育的升级蜕变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2021级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孙家豪,是一名退役运动员,练柔道退役后,他重新走进大学校园,“虽然说不能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大运会,但我以一个新的身份参与到城市服务当中来,感到十分荣幸和光荣。”

在进入小站服务前,孙家豪还很荣幸地给“校友”、女排奥运冠军陈静当了护跑手。“7月20日那天,为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护跑的场景,依然让我记忆犹新。”孙家豪说。

解答赛程安排

作为一名曾经的运动员,年轻的孙家豪很熟悉四川体育的历史和蜕变,眼前的这片华西坝校区他也很熟悉,“比如我们小站有6幅老图片,记录的是学院昔日的华西坝校区,而另外6幅图片,展现的是正在忙碌建设的国际体育公园城。项目建成后,将打造开放的国际体育公园城,丰富中心城区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健身需求,让老百姓共享体育发展的成果。”

解说四川竞技体育发展

作为一名体育人,孙家豪初心一直不变:“退役以后,我积极投身于柔道相关的工作,多次担任国家级、省级比赛的裁判。比如这次成都大运会柔道项目的综合演练,我也去当了裁判。”

提到成都大运会城市志愿者身份,孙家豪说:“就想为大家服好务,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四川竞技体育的历史和发展。成都成就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希望中国队的运动员,特别是我们的校友能在本届成都大运会上有出色的发挥,充分展现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青春风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