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在水中摇,鸭在稻中游。时值盛夏,郭河镇中岭村“稻+再+鸭”种养示范基地,碧绿的有机水稻田铺展绵延。稻田里,三五成群的鸭子在稻秧的掩映下时隐时现,与绿油油的水稻构成一幅绝美田园画卷。

以田养鸭


(资料图片)

以鸭护稻,稻、鸭共栖

双丰收

得益于中岭村

再生稻“科技小院”

创新引进的

稻鸭共生绿色

低碳生态种养模式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2013年,在仙桃市河堤岸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牵线”下,中岭村再生稻“科技小院”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团队正式成立。当年,“小院”迎来一群特殊的“居民”——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学子们。

“学生伢哪种得好田?肯定又是来走走过场,还不如回去上课!”学生入住当天,就受到当地农户的质疑。

村民们不知道的是,“小院”里,团队正在掀起水稻生产的又一场革命。

“不是不上课,是把课堂搬到田里。”团队负责人彭少兵解释,“我们研究的课题是稻再鸭菇综合种养,说白了,就是将再生稻与鸭子、菌菇等共养,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提高土地经济价值,帮助农民增收。”

稻再鸭菇是华中农业大学彭少兵教授团队多年攻关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颠覆了传统水稻“种一次割一茬”的种养模式,一次栽种可多次收获。

春种到秋收,“小院”的师生工作在地里,吃住在院里。从硕士读到博士,这是华中农业大学学子杜缠缠在小院的第五个年头。

“我以前从没见过水稻,也没见过活鸭子。”这个西北姑娘说,直到她考上研究生,在入学前到“科技小院”提前学习后,才第一次见到“研究对象”。

从播种到收割,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她都需要在试验田里完成各项试验,并把样本第一时间拿回“科技小院”通过实验器材进行研究。

“把课堂搬到农田里,就是要打破以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生产一线实践验证’的研究生培养路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见良说。

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米”

“我家稻田里的水有点多,水稻会不会受影响?”“棉花的叶子蔫了,该如何补救?”每天不分早晚,中岭村及周边的农户们总爱往“小院”跑。迈进“小院”,大家迫不及待地向专家们打听庄稼的管护要点和最新病虫害防治技术。

对于从农业大学来的大学师生,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最初都充满怀疑。转变,来自村民们与“小院”师生日复一日的“磨合”。

“有位农户想要学习‘小院’的新技术,又不好意思问,就默默地在田里观察。我们施肥他就施肥,我们除草他也除草。再后来,学生们主动去教他,他也就不排斥了,水稻也越种越好。”“院长”王卫斌说。

如何让更多农民用上好技术?多年的实践中,“小院”师生想了很多办法。农户不明白的技术细节,他们绞尽脑汁用大白话解释;农户不相信出苗效果,他们直接把示范田建在农民地里,让农户 “眼见为实”。

以合作社为平台,“小院”建立互助联盟。联盟以“点对点”服务为机制,安排学生开展从种到收的全程技术跟踪,并开设晚间课堂、田间学校,开展联合培训、联合试种等。只要农户一个电话,小院师生立马零距离入户指导,大量新技术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拿土地作“黑板”,把作物当“教材”。10年来,科技小院累计组织科普宣传、技术培训、技术研讨会160余场次,培训新型农业主体和农民2万余人,帮助农户解决种养殖实践技术难题150余项,推广新技术27项,转化科技成果3项,累计为农户增收 2000 万元以上。

“科技花”结出“产业果”

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农业科技的星火怎样传递?

“必然是课堂在地头,讲稿挂枝头,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向田间地头。”王卫斌说。他介绍,“小院”连接科研与生产,推动农业前沿科技成果迅速就地转化、开展应用,直接惠及农民。

盛夏的田畴村野,绿意正浓。“稻再鸭菇生态循环种养科普示范基地”的牌子立在田间,格外醒目。稻田旁,王卫斌算了一笔账:鸭子投入到稻田后,吃稻田里的野草、虫子,产生的粪便自然肥田,稻谷生长产生的稻草可以用来种植大球伞菇,既环保还实现了“一种五收”:即水稻收两茬,以及收售鸭蛋、生态鸭和大球伞菇,每亩可为农民增收近万元。

依托“水稻+”共养模式,“小院”流转的千余亩水稻每亩年产量从650公斤提高到1200公斤以上;水稻加各项共养的经济作物,促成仙桃市河堤岸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年产值从180万元提升至400万元。

送走一茬茬大学生,科技小院留下了一项项实用成果——“小院”试验示范推广的“稻再鸭菇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获2022年湖北省十大农业科技创新链引领技术首推技术,再生稻轻减栽培技术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22 年,中岭村再生稻科技小院被中国农技协评为全国“最美科技小院”,属我省唯一。

(来源:仙桃日报)

【编辑:商佩】

推荐内容